市政协召开六届十三次常委会议
2009年环境监测显示,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
孙桢指出,迄今为止的国际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有太多的不公平,考虑到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如果要求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的责任,首先在道理上就是错误的。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就长期行动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的透明度等问题达成了政治共识。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基础下,巴黎路线图确定了谈判方式,即在公约下确定长期行动的活动。下面我用普通话发言,我谨代表发改委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2010年11月3日至6日,香港举办2010气候变化国际会议,首两天为科学和政策日、政策和行动日,香港特区政府紧接在11月5-6,主办香港C40论坛。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一道努力,推动谈判取得全面平衡和有约束力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各方希望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成果,至少做一些基本一致的问题上做出决定。
同时还有一些地区自主开发了低碳经济的试点,根据全国人大的要求,国务院已经授权有关部门着手起草应对气候变化法,上个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不仅重申了中国对于世界宣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还明确了一系列具体行动、政策措施,建议把气候变化作为资源、环境、生态的第一条任务,引领相关工作。最后一点,应对气候变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的关键在于市场信号正确引导。有波兰科学家预测,今年地球将迎来千年极寒现象,北半球可能面临千年一遇的极端低温,中国等亚洲地区也难以幸免。
但是这和‘千年极寒的夸张说法,并不是一回事。那么我省今年冬天有多冷?气象专家称,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几个月以后才到来的隆冬时节的气温。事实上我省的冬天是否出现严寒,主要是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省气象部门专家则称,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我省冬天是否会出现严寒天气,主要是看冷空气的影响。
气象专家表示,我省2000年以来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也是在逐步升温,多次出现了打破历史极值的高温。煤炭备足不惧严冬千年极寒已在煤炭市场上掀起了波澜。
根据夏天越热冬天越冷的说法,今年夏天我省虽然出现了一段高温炎热天气,但是总体来说与常年同期相差并不是特别大,所以今冬我省不排除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者出现阶段性强降温的情况,但是这也只是可能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气候变化突然出现大逆反进而发生千年极寒,可能性非常小。气象专家告诉记者,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推测,今年我国的天气与1998年比较相似,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造成冬季降水偏少、气温偏低。这种论断看似有理有据,其实缺乏科学依据。
通知中要求,各沿江电厂存煤达到20天以上,其它电厂存煤达到15天以上煤炭备足不惧严冬千年极寒已在煤炭市场上掀起了波澜。那么我省今年冬天有多冷?气象专家称,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几个月以后才到来的隆冬时节的气温。通知中要求,各沿江电厂存煤达到20天以上,其它电厂存煤达到15天以上。
为确保今年全省电力顺利迎峰度冬,省经信委提前对相关的煤炭、电力、热力等企业下发2010年煤炭冬储通知,确保我省冬季不差煤。这种论断看似有理有据,其实缺乏科学依据。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推测,今年我国的天气与1998年比较相似,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造成冬季降水偏少、气温偏低。有波兰科学家预测,今年地球将迎来千年极寒现象,北半球可能面临千年一遇的极端低温,中国等亚洲地区也难以幸免。
在这样的背景下,气候变化突然出现大逆反进而发生千年极寒,可能性非常小。根据夏天越热冬天越冷的说法,今年夏天我省虽然出现了一段高温炎热天气,但是总体来说与常年同期相差并不是特别大,所以今冬我省不排除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者出现阶段性强降温的情况,但是这也只是可能而已。省气象部门专家则称,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我省冬天是否会出现严寒天气,主要是看冷空气的影响。上述波兰科学家称,千年极寒是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出现的,对我国的影响就是容易出现冷冬热夏。但是这和‘千年极寒的夸张说法,并不是一回事。气象专家表示,我省2000年以来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也是在逐步升温,多次出现了打破历史极值的高温。
事实上我省的冬天是否出现严寒,主要是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国务院对于完成‘十一五规划是非常认真的。
终结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始终贯穿了十一五规划。从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情况来看,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十五时期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初步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污染排放大幅度下降。
同时,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电厂脱硫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包括要求污水处理安装脱磷脱氮装置,燃煤电厂加脱硝和脱硫装置。
其中二氧化硫减排是覆盖全国的,而反映水污染的化学需氧量减排则只覆盖了城市和工业领驭。事实上,十一五前三年,单位GDP能源消耗累积下降10.2%,完成规划目标50.4%,进展相对滞后。环保的指标主要有三项,一是二氧化硫的消减,二是COD的消减,这两项指标必须要完成总量的10%消减任务。但资源、环境目标成为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大挑战之一,规划制定的九大目标只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两个目标进展较差,八个约束性指标中,只有单位GDP能耗降低一个指标进展滞后。
2009年全国二氧化硫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指标,与近4年燃煤机组的脱硫设备建设大幅提升密切相关。节能环保指标突显阻力从总体实施情况看,中国已经基本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的经济增长目标和进出口贸易目标:到2008年底,GDP完成规划目标的95.7%,人均GDP完成规划目标的98.4%,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规划目标的111%。
因此国家决定,十一五环境指标作为刚性指标来完成。本报获悉,正在编制汇总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初步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及多项约束性指标有望作为区域控制指标。
而且从今年的情况看,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二氧化硫的排放又出现了反弹。此外,其他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比如重金属、磷和可吸入颗粒物,将不会纳入全国性的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而是放在地方。
比如,2007年环保部门联合发改委实施1.5分的燃煤脱硫机组发电加价政策,脱硫效率低于80%的电厂,扣上网电价并处5倍上网补贴电价的罚款。着力十二五应对环保形势的变化,环保部也将采取新的环保措施。杨朝飞介绍说,4年多以来,目前这三项指标可以讲获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要说到年底这三项指标全部按计划完成,还是比较艰苦的。据了解,为了确保十二五环保指标的实现,环保部将在抓好结构减排措施的同时,强化工程减排。
目前单位GDP能耗的完成差距比较大,约有14%。环保人士表示,进入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完成规划中的能耗下降20%的环保指标,看上去仍然形势严峻。
所以我们现在的任务一个是要加紧督促企业完成任务,第二个就是在年底或者明年初的时候对于完成情况有个评估。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环保部人士表示,十一五的两项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覆盖范围并不一样。环保部人士表示,上述指标和十一五的区别还在于,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农村和城市全覆盖。